




4月22日上午,应我院邀请,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先生在蛟桥园南校区十一楼第二会议室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关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的学术报告。我院师生150余人聆听了报告,副校长蒋金法教授主持报告会。会前,校长王乔亲切会见了许宪春副局长。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标准的体系
报告中,许宪春副局长从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出发,向我们分析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变化的特点,清晰地阐明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需要进行改革,制度新的国家标准的必要性。第一阶段,1952年至1984年,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简称MPS)的建立和发展阶段,核心指标是工农业总产值和MPS体系的国民收入,这一时期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宏观管理需求相适应的。第二阶段,1985年至1992年,是从MPS体系向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SNA体系的转轨阶段,核心指标是MPS体系的国民收入和SNA体系的国内生产总值并存,标志性文件是《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这一时期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条件下的宏观管理需求相适应的。第三阶段,1993年至现在,是1993年SNA的全面实施阶段,标志性文件是《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这一时期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条件下的宏观管理需求相适应的。
“从上面三个阶段可以看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是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变化和宏观管理需求以及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的修订而变化,使核算体系适应新的体制、新的情况、新的需求,也使核算原则、核算方法、核算指标、核算数据具有国际可比性。2003年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产生许多新情况,宏观管理和社会公众产生新的需求,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又颁布了新的2008年SNA标准,所以有必要对我国现行的核算体系进行修订。”许宪春副局长如是说。
新体系:研发支出等五个方面将计入,GDP总量将有所增加
(一)研发支出计入GDP
许宪春副局长指出,“近年来,我国研发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研发作为固定资产的属性更加明显,研发支出作为资本形成的核算方法逐渐成熟,因此有必要依据2008年SNA,将研究与开发支出作为固定资本形成计入GDP。”对于研发支出核算,我们也有较丰富的基础资料,我国分别于2000年和2009年进行了两次R&D资源清查,掌握了R&D经费支出及构成等数据。常规年度也开展了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等研发活动的调查,这些统计数据为将研究与开发支出计入GDP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二)引进市场租金法,修订自有房服务价值方法
“在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中,居民居住自己拥有的房屋也将要计算住房服务价值。”许宪春副局长在报告中告诉我们。目前,我国采用成本法计算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即通过计算房屋的固定资产折旧,以及日常维护、修理、管理费用得到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其中的房屋固定资产折旧是利用房屋建造成本与折旧率计算的。该方法是在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时确定的,由于当时房屋租赁市场不发达,房租数据很少,且房屋市场价值与建造成本之间差距不大,因此选取了适应当时情况,并且也是SNA推荐的一种方法,即成本法计算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房价迅速上升,城镇房屋造价与市场价值的差距越来越大,使得利用房屋造价计算的城镇居民住房存量价值被低估,对城镇居民住房存量价值虚拟计算方法进行改革具有非常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此外,随着房屋租赁市场逐步成熟,房租资料越来越丰富,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改进现行核算方法,采用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市场租金法测算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
(三)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入计入财产收入
在通常条件下,“经济所有权”与“法定所有权”属于同一所有者。当两者分离时,2008SNA建议按“经济所有权”核算有关交易,这样做,可以使有关核算结果更加合理和符合实际情况。“我国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就属于经济所有权的典型,因此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其他个人或单位使用所获得的收入形成了SNA所定义的地租,从而构成居民财产收入的一部分,提高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的比重。”许宪春副局长在谈到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入计入财产收入强调。
(四)将雇员股票期权计入劳动者报酬
雇员股票期权是对员工的酬劳或激励,与员工在企业中的表现和贡献有关,因而具有劳动报酬的属性,目前,雇员股票期权制度正被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和实施,因此有必要按照2008年SNA的建议,将雇员股票期权计入劳动者报酬。目前,我国政府统计制度中还没有包括雇员股票期权统计指标,今后应增加相应统计指标,为将雇员股票期权纳入劳动者报酬提供基础资料
(五)核算实际最终消费
在2008年SNA中,引入了实物社会转移的概念,为开展实际最终消费核算提供了依据。实物社会转移指的是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免费或以没有显著经济意义的价格提供给住户的消费性货物和服务,这类货物和服务由政府或非营利组织承担,被住户享用,应从享用的角度纳入住户的实际最终消费核算。“核算居民实际最终消费,可以更全面地反映我国居民总体消费状况,反映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的作用。我们搜集了政府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资料,并对这些基础资料属性进行甄别,为计算居民实际最终消费和政府实际最终消费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许宪春副局长在谈到核算实际最终消费时强调。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4)”迎面走来
2008年SNA国际标准颁布后,国家统计局组织力量对2008年SNA的重要修订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核算制度方法改革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修改当前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总体计划安排,从而最终形成一个新的版本,即《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4)》。根据工作计划,将于今年下半年提出初稿,之后,将征求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进行论证和修改,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形成最终文本,并按程序对外公布。采用新的核算方法计算出来的GDP等重要指标数据,以及这些指标修订后的历史数据,将于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之后按程序对外发布。
报告结束后,在场师生踊跃提问,与许宪春副局长进行深度的学术交流,在场师生饱尝了一次难得的国民经济核算知识大餐。
“许局长在繁忙的公务之余,坚持学术研究,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许局长的报告为我们如何利用统计信息知识提高服务社会经济的质量指明了方向,我深受启发。”主持报告会的我校副校长蒋金法教授会后表达了与会者共同的感受。(文/统计学院 涂远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