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时间:2025-06-16 14:16:40 浏览次数: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
JUFE School of Statistics and Data Science
一、学院简介:底蕴深厚,历史悠久
作为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排头兵,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是江西财经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学科特色明显、办学层次齐备的人才培养单位。邱东教授担任学院名誉院长。学院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为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统计基础,有广泛社会适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源于1923年成立的江西省立商业学校会统科
统计学科于1978年、1985年分别取得本科、硕士办学权
2011年成为我国首批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单位
2012年获批江西省首个统计学博士后流动站
2023年统计学院更名为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
二、学科平台:实力强劲,国内一流
●教育部学科评估A-等级(全国前10%)
●江西省“十三五”“十四五”一流学科
●江西省冲击国家“双一流”突击队学科
●经济统计学、应用统计学入选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在“落实《“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有关高校相关领域优先发展建议清单”中将统计学科列为江西财经大学优先发展学科。
●2024年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系列统计学“101计划”参与高校,成为唯一入选的非985/211高校
三、教师队伍:师资团队,力量雄厚
师资团队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12人,教师队伍中博士生导师24人,教授、副教授49人,高级职称比例50%以上,博士比例98%以上。学院目前拥有2位院士,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4人。著名统计学家、国家社科基金统计学学科组召集人、经济统计全国领军人物、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邱东担任名誉院长和讲席教授。罗良清教授担任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经济学教指委委员、教育部应用统计专硕教指委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四、就业深造:高水平升学,高质量就业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毕业生就业以“三高”著称:就业质量高,自学校2002年学校统计各学院就业率排名以来,统计学专业常规就业率2002至2024年均位居全校前列;就业率高,年均就业率在90%以上,毕业生工作岗位与专业相关性强,整体工作满意度高;考研录取率高,年均升学率30%(含境外升学)以上,2023届本科生升学率达40.39%,居全校第一并创历史新高,尤其是拔尖实验班年平均升学率约60%,居财经类院校前列。升学主要院校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墨尔本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阿尔伯塔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马里兰大学等;就业单位有:国家统计局及各地统计调查大队、工农中建交等国有银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立信会计事务所、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公司、维度数据公司等。
五、国际交流:成果丰硕,国际视野
学院海外留学生培养环节进一步规范有序,已成功获批“国际一流财经统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高校研究生”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国家留基委“数字经济时代高水平统计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国家留基委“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国家留基委“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地方合作项目地方创新子项目”各1项,与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韩国国立全南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近年来,本科生40余人、研究生50余人分别赴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波兰、芬兰、日本、韩国等10余所高校交流访问。其中,硕士生13人依托留基委乡村振兴项目赴韩国交流学习半年,11名博士生获得留基委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来华留学规模呈稳定增长,1名来华留学博士生获得江财优秀国际生奖并提名国家留基委杰出国际生奖。
六、多彩校园: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1.思想引领筑牢信仰之基。举办“悦享经典·红色读书会”、主题党日团日等系列活动,参观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字展馆、上饶市方志敏纪念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井冈山革命纪念馆等红色基地,坚定红色信仰,深刻把握党史、团史中蕴含的思想初心与使命践行,努力让先进思想深植在学院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学院党委累计获评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省五四红旗团委等。
2.科研竞赛引导学思践悟。学院连续多年承办江西省“华创杯”调查分析大赛、统计建模江西省赛、“正大杯”全国市场调查分析大赛江西省赛等,每年吸引全省超2000支队伍参加,参赛规模近9000人,学院学子在统计建模、“挑战杯”“正大杯”等学术竞赛屡获佳绩。
3.志愿服务弘扬家国文化。打造“统统学雷锋”品牌,校内开展校园大清扫、军训服与旧衣回收、纸箱回收、“爱的抱抱”等志愿活动,校外与光明社区、新华社区、江仪社区等达成合作,创造性地开展了多样化的青年志愿服务。
4.美育活动促进健康成长。持续举办“辉熠统计”文艺晚会、新生红歌会等文艺活动,陶冶情操、展示才艺,创造性举办“大话西游”传统文化主题团日活动和诗词创作大会、主题征文等,在寻根溯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5.社会实践倡导知行合一。结合学科特色承接国家脱贫攻坚调研、乡村振兴调研,足迹踏遍全国10余省份,参与师生5000余人次。持续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分散实习和“红色走读”“万企调研”活动,教育引导青年学子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学院多次获评全省“三下乡”优秀团队。
七、招生专业
1.经济统计学(拔尖实验班)Economic Statistics (Top Experimental Class)
(1)培养目标:
顺应“新文科”发展趋势,对接“数智化”国家需求,推动统计学与经济学深度融合,经济统计学向数据科学、人工智能拓展延伸;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政治立场坚定,心怀家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扎实的经济统计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经济统计学基本理论、大数据分析方法、熟悉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了解国际经济规则,具备国际视野,具有深厚学术潜力和突出创新能力,有志于勇攀世界学科高峰的经济统计学领军人才。
(2)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上、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代数(上、下)、统计学Ⅱ、数据技术应用导论、经济统计计量模型、多元统计分析、国民经济核算、时间序列分析、经济统计测度理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经济与社会统计、非结构化数据处理、机器学习、大数据技术原理与运用、文本数据挖掘、经济博弈论、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应用、常微分方程与泛函分析、随机过程等。
(3)专业特色:
①经济统计学专业是我校传统优势专业,具有实力雄厚的学术团队、深厚的学术影响力。
②额外优势:
·2012年举办,平均升学率超过60%;
·2025年首次列入高考招生,全校三个拔尖实验班之一;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硕-博”完整培养体系;
·本科生导师制、小班化培养;
·课程精深学习+科研进阶训练;
(4)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5)毕业生前景:
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数据咨询公司、外资企业、科技企业等从事科研创新工作;在金融相关机构和企业从事金融大数据量化分析、金融产品设计、投资和风险控制、金融市场风险监管、金融管理决策工作;在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相关专业成为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统计建模工作。
2.经济统计学Economic Statistics
(1)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够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高层次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型或者应用研究型高级统计人才。具体包括:
·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数理统计和概率论基础,系统掌握学科核心理论与方法,注重数理统计基础与经济统计分析的有机结合。
·具有独立的科研能力,掌握所研究领域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能够在统计方法和统计应用方面进行原创性的研究工作;掌握一定的交叉学科知识,具备从事创新性科学研究、高校教学以及较高层次的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2)优势特色:
经济统计学专业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对外交流,同时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力求凸显财经背景优势,铺陈大统计格局,在国势研判、贫困测度、新经济核算、量化金融等领域具有鲜明优势,组建了以邱东、罗良清教授领衔的特色团队,在国势研判和贫困测度等领域成果丰硕。
学术团队实力雄厚。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际著名统计学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学科评审统计学组召集人、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经济统计全国领军人物邱东教授一直担任学院名誉院士和讲席教授,目前全职在校工作。罗良清教授目前担任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经济学教指委委员、教育部应用统计专硕教指委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所在学科目前拥有2位院士,1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学术影响日益扩大。近五年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7项,重点项目5项,出版中英文专著40余部,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各类研究经费超亿元,各类科研和教学成果奖项逾百项,包括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部,获评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在全国经济统计处于领头羊地位。
课程建设丰富多样。《轻松学统计》《爱上统计学》《统计学》《经济统计计量模型》等7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课程、12门省级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2年,罗良清教授领衔的《统计学》课程虚拟教研室成功立项教育部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在江西省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获得 4 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拥有2个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省示范研究生导师创新团队,获评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等。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农村社会发展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承担的贫困县退出核查项目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赞誉,一批成果被实际部门采用,项目经费近4000万元。2021年以来,学科先后承接国家乡村振兴局委托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工作(对贵州省、安徽省进行抽查),国家乡村振兴局委托的乡村振兴案例总结项目2项,中国国际减贫中心委托的“中国脱贫攻坚重大举措的分享研究”等课题。累计获评“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国家乡村振兴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第三方评估先进集体”等荣誉。多个智库报告获得省领导肯定性批示。
(3)核心课程:
经济统计计量模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金融统计、社情民意调查、投入产出分析、因果推断原理与应用、数据模型与决策分析、统计模拟与仿真技术、综合环境经济核算、数据可视化技术、经济统计测度理论、经济与社会统计、国际经济比较、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网络调查与信息处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应用、统计机器学习、大数据技术原理与运用、市场调查与预测等。
(4)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5)毕业生前景:
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数据咨询公司、外资企业、科技企业等从事经济统计分析、数据产品维护、开发与设计、管理咨询、市场调研和商务数据深度挖掘等工作;在金融相关机构和企业从事金融大数据量化分析、金融产品设计、投资和风险控制、金融市场风险监管、金融管理决策工作;在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相关专业成为数据分析及数据挖掘骨干。
3.应用统计学Applied Statistics
(1)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前沿信息技术,具有突出的数据思维能力、编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统计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前沿理论与技术,对经济社会中的复杂问题进行建模和科学决策的创新型统计人才。
(2)优势特色: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软科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应用统计学A类
·校友会2025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应用统计学(研究型)第2名
·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名校的卓越博士师资团队
·数学、统计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跨学科课程体系
·本科生导师制、项目制、全过程指导和个性化培养
(3)核心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多元统计分析、非参数统计、贝叶斯统计、时间序列分析、统计计算、R语言、Python数据分析、C++、统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强化学习、数据库等。
(4)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5)毕业生前景:
到国内外名校继续深造,在统计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从事理论与方法研究、模型构建、算法设计等工作;在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统计调查、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模型开发、数据挖掘、商务智能分析、大数据建模、统计咨询等工作。
4.精算学Actuarial Science
(1)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信、敏、廉、毅”素质,扎实的数学、英语、统计学、经济学、保险学和金融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精算学与风险管理理论,能在保险公司、银行证券和社会保障等单位从事风险管理相关工作的高级精算人才。
(2)优势特色:
·2024年通过SOA的UCAP精算项目高级认证;
·课程精深学习+科研进阶训练;
·毕业于复旦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等名校的卓越博士师资团队;
·数学、统计学、金融学、保险学等跨学科课程体系;
·获批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省经济预测与决策研究中心。
(3)核心课程:
高等代数、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寿险精算、风险模型与非寿险精算、保险学、时间序列分析、精算实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政治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经济统计计量模型、金融数学、利息理论等。
(4)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5)毕业去向前景:
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在保险公司、银行证券、社会保障等政府部门、投资公司、企事业单位等从事风险管理、保险定价、精算分析、投资理财、资产评估和偿付能力监管等工作。在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相关专业成为风险管理及精算分析骨干。
5.数据科学Data Science
(1)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统计学基础、数据思维和计算思维,精通数据科学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大数据分析与信息挖掘、算法设计等专业知识,能够在高校或研究机构、科技企业等领域从事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2)优势特色:
·获批财经数据科学江西省重点实验室,获批江西省院士工作站2个。
·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等名校的卓越师资团队。
·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跨学科课程体系。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全过程指导和个性化培养。
(3)核心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基础、数理统计、数据技术应用导论、Python 数据分析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科学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随机过程、多元统计分析、大数据技术原理与运用、统计机器学习、统计计算、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最优化方法、数据可视化技术、非结构化数据处理、数据挖掘、文本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概论等。
(4)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5)毕业前景:
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在高校或研究机构、科技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等从事数据科学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大数据分析与信息挖掘、算法设计和管理数据库等工作。